為進一步加強溧陽市青少年科技意識、營造科技創新氛圍,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組織了“中科院走進校園”活動。10月25日和27日下午,“中科院走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了溧陽市光華中學和江蘇省溧陽中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梁文杰分別在兩所院校作了主題為《科學家是怎樣學習和工作的》、《怎么好才是足夠好》的專題講座,每場講座有近700名高一、高二的學生參加。
在光華中學,曹則賢研究員從當今社會為什么需要科學家、科學家是如何學習和工作的、科學家具有什么樣的特質等方面,通過例舉古今知名科學家笛卡爾、麥克斯韋、伽利略、薛定諤、狄拉克等如何在學習和工作中發現物理原理的有趣故事,與學生分享了科學家品格的養成以及此過程中家庭、學校和自我教育的角色,鼓勵學生培養時刻觀察、冷靜深思、學會自學、善用時間、熱于動手等科學家必備的素養和能力。
在溧陽中學,梁文杰研究員從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oodenough說起,就如何學習、學習到什么程度、如何足夠好才能獲得諾貝爾獎又如何足夠好能成為研究人才等方面進行闡述,與同學們分享達到一定成就所需具備的個人特質。高中的轉變是理性思維的轉變,期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抓住好的時機,樹立遠大的目標。
兩位研究員幽默生動的語言、淺顯易懂而又內涵豐富的講解、深厚的學術涵養,贏得了全場陣陣掌聲。講座之后的提問互動環節,學生們紛紛提出了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科學疑問,研究員們一一耐心解答,并贈送了書籍《一念非凡》和《1分鐘物理》。
兩場講座內容豐富、氣氛活躍,學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加深了對科學家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自身的科學興趣和科學素養。
據悉,“中科院走進校園”活動由溧陽市政府、教育局、市科協、中科院物理所主辦,旨在實現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與溧陽市政府在科技教育工作全方面、常態化的合作,打造一批大眾歡迎、影響廣泛的品牌活動,為溧陽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培養青少年創新創業意識、營造科技創新氛圍。
下一篇:浙江大學范修林教授做學術報告